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March 29, 2012

微型水力发电:内陆居民的一大救星


图与资料来源:Adrian Lasimbang








砂拉越和沙巴这两个州属其实是属于马来西亚国内很有福气的州属,这两个地方的降雨量非常高,再加上布满丘陵和山丘的地理形式,让这些地区拥有了丰富的水源,而这些水源也为森林和许许多多的动植物,带来了美好的生态环境。

当然,这些水源也给当地的原著民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些原著民大部分居住在偏远的山区里,这种地势环境让发展充满了挑战性。

而在这个科技时代,电供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发展,有了电供其他的基本设施如教育、医疗和经济等发展,才能得到更完善的提升。偏偏,这些山区的人民,因为发展的局限,让他们似乎被困在深山里,成了被发展步伐所遗弃的一群。

长期以来这些内陆居民都依靠发电机获得电流供应,这种方法不但对人体带来不良影响,也对环境带来伤害。而发电机所需的柴油成本也不轻,往往比市镇的柴油售价高出23倍,导致原已没有农业经济收入的内陆村民,必须负担额外沉重的开销,这犹如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加重了他们的痛楚 。

更何况,以这方法来取得电源,根本不是长久之计。即使是采用另一种方法即太阳能发电机组(Hybrid Systems)也需要使用到50%的柴油。而,一年到头都在下雨的内陆地区,如果使用这方式发电也不大合适。

那这些内陆居民该如何是好呢?没有了电供,他们是否就该被发展的洪流冲至其外呢?或是他们需要牺牲他们美好的家园,来容许如巴贡水坝如此大型发展计划,才能为他们带来那基本的电供服务呢?

其实,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已经摆在眼前,为这些内陆居民捎来了一个大好消息,不用面对什么巨大的改变,他们也能得到电供,最妙之处是,这个得到电力能源的方法,绝对是因为他们所拥有的地理环境而取得的一个优势。这方法既是微型水力发电系统 (Micro Hydro Power System)

因为这些内陆地区的山丘地形和常年充足的雨量,完全符合了微型水力发电的丰厚条件。水力发电其实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方法在大自然取得能源,自从人类发明了水车之后,这种简单的以水力来发电的方法已经被人们沿用至今。

而微型水力发电系统透过河水的水流动力来生产电源,这些电力能源能直接使用于居民们的农业机器如碾米机,甚至是用来发动发电机提供充足的电源于当地居民使用。

这系统的体型微小,成本效益好又容易安装和操作,因此非常符合砂沙两州的内陆居民使用。再加上,这个系统使用的数码化科技,也让这机器更加可靠和无须太多的保养和维修。

微型水力发电系统对环境不会带来伤害,因为它不需要设立任何的水坝来储水,影响水流,继而影响整个生态环境。它的设计相当讲究,确保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不使用超过60%的水源,以让河流能继续自由流动,让河里的生物生命都能受到保障。

这系统在推动给内陆居民时是以社区形态来推动。强调让居民参与其中,从一开始的构思、设计、安装到实施,都让村民亲自参与。此目的乃是为了让当地居民能对该系统产生归属感,往后因为这计划有着自己的亲力贡献能更了解及维护这系统。也因为已经投入了时间、精力和资源在该计划中,而能更努力地保持该系统长期有效运作。

这系统可说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不需迁移任何一个人的情况下,为内陆居民带来了梦寐以久的电供,也让这些居民赶上发展的脚步,不再裹足不前。
大部分的砂州人民也许不知道在距离巴贡水坝约7个小时路程的布拉加县的弄拉望(Long Lawen) 村已经成为了全国第一个投入社区微型水力发电系统计划的社区。这个拥有70户肯雅族的家庭的社区,在20024月开始已经将原本产生严重空气和嘈音污染的柴油发电机转换成这个能提供永续能源的微型水力发电系统。

这个村落的族群原本是属于被巴贡水坝计划所淹没的弄刚(Long Ghang) 村落之一,后来才迁移到弄拉望。而这个社区的成功案列,让这区的肯雅族没按政府规定搬迁到下游, 而是选择回到上游属于他们祖先的土地。这对其他受巨型水坝计划所影响的原著民,可说是个绝佳的消息。

价值50亿令吉的巴贡水坝计划所淹没的内陆民族的村庄何其多,弄刚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这个水坝计划是全东南亚最大的水电站,淹没范围超过一个新加坡国土的面积,约有13个社区,即上万的内陆居民将被迁移。

沙巴非政府组织TonibungPACOS社区组织合作,为此计划提供技术援助, 其负责人Adrian Lasimbang表示,此计划是可持续的,因为所涉及的工程并不会改变河流的水文规律,也不用迁移一个人。该系统是利用小溪流水来获得能量发电,由于规模微小,发电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也相当轻微。

而且居民也被教育要保护河流域的重要性,在范围300公顷的土地内保证水流不受干扰以推动该水力发电系统。为此, 在这区域内禁止开芭 轮种法, 而居民改为滋润泥土的种植法,保护集水区的范围,最后让这区域的水质也获得了明显的改善。

“我们极力推动社区微型水力发电计划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乃是为了保护地域的水源,不让过度的开发和种植影响到地域水源不断流失,进而影响了整个生态环境。因此, 我们提供村民一个主要的推动力,让他们在得益(电供)的当儿,也能协助保护环境。”

“居民不再依赖柴油发电机, 让这个社区每月节省了至少150令吉的柴油开支。直到今天为止,该电力24小时全天候供应,没有中断,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除了基本的电灯照明,电供也使该社区的居民能在晚上进行手工艺品制作, 补贴收入。

相较于大型的水坝发展计划,这类微型水力发展计划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倘若我们认真看待,在长期看来,这类计划更贴近社区需求,才能真正造福当地居民,并达到永续发展的目的。

Thursday, March 22, 2012

小鱼妈妈故事屋 – 关于一个不安分的妈妈勇于追梦的故事(下篇)










办故事屋、推动绘本阅读其实是一条蛮孤单的路。在一开始,小鱼妈妈是这么的认为。

“那时侯,邻近小学的反应并不是很好,他们基本上也不知道什么是绘本。我曾推荐好几间学校相关绘本阅读培训课程,学校的老师都觉得工作繁重,不想再增加负担或是挪出时间参与学习。”

“幼儿园基本上比较前卫作风的都愿意尝试认识绘本,也开始绘本阅读活动。不过,传统型的幼儿园基于办园理念和方向偏向学术知识追求,对绘本故事并不感兴趣。觉得书本会让孩子翻坏,或是在校孩子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阅读。”

 “还没开始故事屋时,我也曾在在小学当过临教。当时到校外听我讲故事的人可以多达60几人,当时是不收费。后来,经营了讲故事这一分行业,每次参与的小朋友人数最高是30人左右。由于并没有广大传宣,而且这个人数是我个人能力刚好可以应付的,当时收费是RM1。”

所以说,那时侯租下店屋办小鱼妈妈故事屋,钱没赚到,时不时还需要倒贴。后来为了增加资金而去买更多的绘本,开始经营起卖书的生意,并上门到家长家兜售绘本,讲解绘本。

再后来,小鱼妈妈改向网络进攻,在论坛和面子书上发现其实现实情况还不是那么糟糕,也让她遇见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开始了网络生意,除了卖书,也与顾客在网上作亲子课题的交流。

小鱼妈妈偶尔会与妹妹到其他幼儿园或是小学的家长日时办小型书展,同时也进行讲故事,推广阅读活动。

“记得2009年,故事屋设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参加了 ‘The Summit Educational Fair’,  三天的参展费用很高,大家都不明白为何我们要参与。我们还花了很大的力气用我的那两辆小车把家伙搬到The Summit,别摊都是人多势众,我就只有妹妹和我两人孤军作战。”
 
她说,当时的目标锁定是儿童阅读推广工作,是要让更多人认识小鱼妈妈故事屋,认识优质的读物,也认识好的活动。所以,时间、精神,甚至是金钱,她都豁出去了!

“ 可惜,人潮少得可怜。好多家长一看到我们的书摊,反应都很滑稽。有者的头马上转去另一个方向,有者突然加快脚步深怕被我们盯上。”

既然这个行业如此吃力不讨好,小鱼妈妈为什么还是这么坚持选择故事来成为自己的事业?故事对她来说真的这么值得去投资和耕耘吗?

她娓娓地说,“我在说故事,说绘本的开始,并没有把绘本看得很严谨或深厚。我的体悟总在每说一本书,聊多一次时加深。也就是每听每看一次故事,就把人生的经历再翻过一遍。”
单有乐趣并不能把阅读的深度挖掘出来。她开始困在这样的迷思里,甚至以为绘本就是如此。

当了妈妈后,孩子让她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本绘本反复地读上十遍,百遍,摆脱了情节、摆脱了色彩、摆脱了线条,从孩子的对话里看到绘本的另一层面貌。
 
“自己看,是感动。别人念给你听,是震撼。我坚决让自己为孩子说绘本,即使孩子已经学会识字书写。儿童阅读的境界竟然如此辽阔,从我不知道的科普课题,到我开不了口的生死课题,到我不知如何解说的特殊课题等等。”
 
“2007年时,我在阅读绘本时发现绘本有疗伤作用《一只孤独的乌鸦》是我第一次被绘本疗伤,我在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是那么孤寂。这本书给了我宣泄的空间,更给了我走下去的力量。”

还有《田鼠阿佛》,阿佛并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别人在为冬天做准备时,他采集阳光,采集词汇。一直到冬天,阿佛念诗给大家听,把阳光的温暖给带出来。小鱼妈妈认为她的工作也可能像阿佛,没有人知道她平日在做些什么。当孩子心灵受伤时,她的故事发挥了作用。

“绘本也滋养我的想象力,让我在生命花园里飞舞,去到另外一个精神世界,故事与生命及精神的结合。小学生读书会刚开始时,感觉来上课的都带有学习压力问题。我借助故事了解孩子。我在自己和孩子身上,体验到故事对治愈儿童挑战行为和情绪具有奇特效果和力量能够与孩子进行对话、互动,把说教式的语言转换了。”

《我们一起去捉熊》本来看是一本很好玩的书,要去捉熊,什么都没准备,就是要去。念着这本书的时候她就有了很深的感触,“书里的这家人,不也像我们身边的人,包括我自己。是不是为了某个目的就要去冒险。如果冒险了,就算落荒而逃,是不是会觉得不虚此行,值得呀?”

对孩子来说,故事是一种活泼的学习媒介,调动听觉、视觉、嗅觉及触觉来阅读。故事给了孩子丰富的想象空间,也是情感的宣泄管道,因为在故事面前没有约束,心是自由放松,总能巧妙化解与孩子的冲突而不伤害自尊。同时也能帮助孩子建构文学及艺术世界。

故事像是魔法,孩子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我的老大和老二在一岁左右就能说很长的句子。两岁多时就能自编故事,享受幻想的世界,文字的美。鲜活的思维想不干枯的泉水,不断涌出创意,甚至给孩子信心与生命力量,从故事里面找到满足和滋养,人生价值观随此在小小心灵播种,一个新世界向孩子撇开招手。“  

故事鼓励活跃的思维和内心感性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看到孩子的积极性,哪怕是个不爱念书的孩子。

看着小鱼妈妈侃侃而谈着故事的善与美,知道这执著和动力是在她心中长了很深的根。访问结束前,她这么说,“做什么事不要顾及太多,想做就去做,因为不做,你永远不知道那会是什么结果。只要自己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如果我在意,我就不会变成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更不会有故事屋。即使结果不尽人意,也无须太在意,选你所爱,爱你所选。每一个行为动作,必然有它花开结果的一天! ”“

让我想起了她曾在部落格上写下的这么一句话,“我们常常很在意梦想能不能实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有梦想,并为着这些梦想快乐地活着,这就足够了。有梦的人,哪怕你是河马,也会觉得轻盈;没梦的人,哪怕你是精灵,也会无法飞翔。”

祝福你,小鱼妈妈!

欢迎光临小鱼妈妈故事屋:http://www.fishwanstoryhouse.com/

小鱼妈妈故事屋 – 关于一个不安分的妈妈勇于追梦的故事(上篇)








 
小鱼妈妈 - 李美慧,她的正业是两个宝贝女儿的妈妈,而她拥有一个很特别的副业 - 讲故事的人。目前在柔佛州永平的她,于2009年开始改行做个全职妈妈,但她说自己是个不安分的妈妈。

于是,这样的‘不安分’让一间充满梦想和理想的小鱼妈妈故事屋诞生了。小鱼是她的大女儿,顺理成章的,她成了小鱼妈妈。小鱼妈妈故事屋是一家网络书局,主营国外优秀的儿童绘本和教育教养书籍,也兼卖玩具教具。同时也是间实体书店,以预约方式接待来客。每个星期五和六晚会进行儿童绘本读书会,对象是幼儿园至小学5年级的小孩。

除此之外,小鱼妈妈故事屋在每两个月都会开办妈妈成长班,提供给团体相互交流及学习的机会,提升妈妈对教育及教养的知识,充实教养子女的智慧。而小鱼妈妈本身偶尔也需要走出故事屋,到外头开班教学和讲故事。

这样的一分兼职是让人好奇的。是什么样的机缘让小鱼妈妈踏入这么一个特别的行业呢?
2009年之前小鱼妈妈办过幼儿园,但之后因为健康的因素让她离开了这行业。

“那时后呆在家里过于无聊,后来想到讲故事一直都是日常的作业,而且以前也在佛教会定期讲故事,于是就在家里开始办不定期的讲故事活动。故事是最容易与孩子沟通的媒介。脱离园长的身份,更加自然散脱于他们打成一片。” 

在当时, 马来西亚并没听说谁在办故事屋,或单纯以讲故事为主的儿童活动。听故事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很奢华,许多家长宁愿花时间在购物玩乐上,都很少愿意陪伴孩子阅读故事。所以她希望创造一个空间,让孩子通过第3者(原本应该是妈妈爸爸的工作)享受故事的乐趣,让他们的拥有不同的童年感受。

“不久后,我遇见了绘本。觉得单纯为孩子只为孩子说说故事,似乎少了一层深入生命的探索。于是,过后把故事活动改成儿童绘本读书会,通过讨论让孩子对故事和自我的生命有更深的连接。”

小鱼妈妈希望能够推广绘本,让更多人认识到优质的儿童读物,小朋友能够享受到很不一样的绘本。

一开始,她是在自己家中办活动,以家庭DIY的模式开始了这个副业。不过,几个月后,她觉得家里空间太小,于是租了一个店面,这么一来这个副业因为必须缴租和承担开支的问题成了‘倒贴’的副业。

“故事屋就我这么一人,是有点好笑。但不能因为一个人,就什么都做不成吧! 带着孩子做工,是有些干扰,但我相信事在人为!我担心如果我真什么都不开始做,恐怕接下来我也不想做了。说故事就当做累积经验,储存实力! ”

后来,她的妹妹从纽西兰回国,于是邀她一起加入,因此小鱼妈妈故事屋有了布鲁老师的出现。“单靠这间周末店要养活她,还真让我伤脑筋。所以爸爸妈妈的反对声音开始发出来了。他们说,一个女儿疯就罢了,现在还搞到变成两个。不过,也因为有了这位布鲁老师的加入,相关绘本的活动就不再只限于我住的这个地区了。而且,绘本推广活动的形式及内容可以变得更广更深了。”

让人更好奇的一点是小鱼妈妈本身拥有建筑系学士,然后又获取了幼教硕士,其中一定藏着什么么故事。关于这点,小鱼妈妈说,“我念的是建筑估量学, 而且还是坚持一定要念这一科。当时大学录取时拿不到这一科系,我宁可到拉曼学院念。辗转一番后,最后还是得偿所愿拿到马大估量系学位。”

说起来,她的教学经验算是丰富。她曾在STPM等成绩放榜的那段时间当过临教和幼儿园老师,也曾在中学当过补习老师,对教学工作一直很有热诚,但当时的她对自己这方面的潜能并不以为然。直到后来在建筑行业工作以后,发现自己并不太适合在里头打滚。

“后来好几次与学妹一起去上一些国外讲师的幼儿教育工作坊,才发现教育原来可以这么活泼呈现,才了解到新教育的不同。我是个喜欢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人,当老师,把我的兴趣都给派上了。画画、文字、手工、讲故事什么的……学习就是如此的即时随机,不必书本在手。”
当这意识在她心中萌生,小鱼妈妈毅然放弃了当时父母认为很好的前途,辞工到巴生种子学园当幼儿园老师,同时在国立大学当半读生。

“种子学园,何智强园长是我的启蒙老师,给我很大的开放教育实践空间,我在当时与同事们建立了很强的工作共识感。那里有角落教学、单元主题教学,没有课本的环境,足够的户外玩乐时间,这样的学校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她发现顺应孩子的兴趣和当下的发展需要来引导孩子才是因材施教,才是快乐教育。从此踏上了幼儿教育工作的这条路。后来因先生工作关系回到家乡,创办了宝贝幼儿园。再后来,就有了小鱼妈妈故事屋的诞生。

“其实是我老公成就了我。没有他,我走不远。所以,从转行到现在,我虽然真的少了很多钱,但是我却是越来越开心。”

待续.......

Thursday, March 8, 2012

我们用汗水换满足和快乐!













现在很多孩子或青少年大部分的时间都会选择窝在家离对着电脑荧幕做‘宅男’。没有走出家门口的他们不知人间疾苦,更不知生活有时候是需要汗水和劳力来得到满足和快乐的。
父母与其在家嘶吼逼他们离开电脑,不如想个办法鼓励这些孩子走出家里的大门,走入现实而真实的生活里寻找生命里更大的意义。
有这么一个组织男少年军,乃是值得让孩子去参与的团体。从1883年开始由苏格兰的威廉.亚历山大史密斯发起,男少年军至今已有超过125年的历史,并且也服侍了全世界很多的少年人。 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制服团体。

该组织的标志是一个锚,其格言是“坚固与牢靠”,这是从圣经希伯来书第九章第十九节:“我们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该组织也有很明确的宗旨,男少年军是为了要在青少年人之间,扩展基督的国度,同时促进服从、 虔诚、纪律及自爱等良好行为,以达成基督化的人格,让孩子在智体灵群都有正向的发展。
男少年军其中一个理念就是要走入社会,服务人群。由基督教卫理公会晋福堂在盐柴港中学(SMK Sungai Maong)所协助成立的制服团体 - 古晋第八分队男少年军们充分地发挥了这个理念。
3年前这群男少年军在军长们的带领下,参与了仁人之家(Habitat For Humanity)这个组织的活动,让少年军们用汗水和劳力,以最实际的行动来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
仁人之家是一个国际性的非盈利的房屋事工组织。其目的在于致力消除世上的贫乏居住环境及无家可归的情况。通过义务工作,在商业机构或社会人士的金钱和物资捐助下,协助有需要的贫民,建设房屋,让居者有其屋。
军长王寿林表示,这些男少年军们透过参与仁人之家的建屋活动,在军官们的监督下,学习如何砌砖、抹灰和粉刷墙壁等工作。
“ 透过这样的活动,我们的军员有机会将本身的信念付诸于实际的行动。也让他们能与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接触,开拓他们的视野。我觉得,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让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之余,我们的军员又有机会学习建造房屋的基本技能。这种社区服务,让军员们的智体灵群都得到了正面的发展机会。”
这群少年军大约一个月有一次会利用星期六的早晨时间来参与仁人之家的建屋计划,如果是适逢学校假期,那么将有更多的时间来参与。
王寿林指出,去年该分队的社区服务目标是500个小时, 但他们却达到了575个小时。今年,他们将目标设立为600个小时。
“我们希望看见少年军们能通过参与如此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来成长,从一个少年人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他很欣慰地表示,他在有参与此活动的军员身上看见了成长,这些孩子非常享受这样的体验,而这些体验也让他们的性格变得更加坚强和有魄力。
“从去年开始,古晋所有分队的男少年军也加入了此行列。我们计划在今年以纯少年军的力量来建造一所房屋,当作是一份爱的礼物送给一个有需要的家庭。因此,我希望能借此机会呼吁社会上的各界人士能给于少年军们更多的赞助,不论是金钱还是物资上的帮助都是迫切需要的。”
欲了解更多详情或做出捐献的各界人士可以联络王寿林军官,电话012-8873377

男少年军军员之分享:
  
郑皓严
我很庆幸自己是男少年军的一份子,能有机会透过做义工来参与社区服务。参与仁人之家的活动,让我从中学习了很多知识和道理。我学会了团结,与其他队员们同心协力把屋子建起来。此外,我也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先把基础打好的道理,就像建造房屋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好房屋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我也学到了知足常乐,知道了满足才会有快乐。亲眼看见那些贫苦人家所居住的恶劣环境,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幸福的。做义工虽然艰苦,但是却让我得到了非常充实的满足感和快乐。

 

黄赐权
“在进行我的Founder’s Award期间,仁人之家是其中的一项社区服务项目。这社会关怀活动最主要是建造一间舒适而稳固的房子给那些需要的人。队员一同携手去完成那房子的建设,让我们从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及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此外,我们也学习如何去聆听及遵守命令,以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通过这长期的社区服务活动,我已经学会了如何建立一间坚固的房子,其中最重要的 肯“是非常稳固的根基,就如我们男少年军的稳固根基“Christian faith and Discipline” 。
除此之外,我也学会如何混合水泥,砌砖和上漆呢!混合水泥有个口诀,那就是,碎石九桶,细沙九桶,水九桶和一包石灰;最后一车简单的水泥就完成了。
我的队长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男少年军只有人力及体力最多,只要好好应用,必定能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也合乎服务社会的目的,因此,我非常积极地参加该活动


            陈严雄
男少年军所带领我们参与的仁人之家活动让我学习到了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透过这样的活动,我明白了一间房屋的根基是怎样单靠人力来建立起来的。
当我第一次参与这活动时,眼前的景象让我非常惊讶。我从没想过一个人的住所是可以如此简陋的,那只是一间非常非常小的破屋,只有一个课室那么大,而里头却住了好几个人。他们的厨房、睡房、客厅和饭厅都是在同一个空间,没有任何间隔,真的是很可怜!
当我和队员们一起努力为他们建好了一间比较像样的房子后,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无比的满足。

有朋自远方来











一个小小的渔村和世界会扯上什么样的关系呢?一群群来自远方的候鸟又跟这个小小的村庄结下怎么样的一种情缘呢?

甘榜峇哥距离古晋市约24公里,因地处海口,以往的经济活动多以渔业和农业为主。自从峇哥国家公园在1957年设立后, 这里的旅游业也越来越蓬勃, 更让这个小小的地方,积满了来自世界各地旅行家的足迹。

其实,除了这些旅行家的足迹外,甘榜峇哥还有一群群每年定时从远方飞来这里作客的朋友’ - 迁徙水鸟,来到这里过冬、觅食。让这个小小的村庄,在每一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异常热闹起来。

很 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夏天的时候这些鸟在纬度较高的温带地区繁殖,冬天的时候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过冬。夏末秋初的时候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 南迁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时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migrantory birds)

而 来到这个小村庄渡冬的候鸟则大部分是属于生活在湿地的水鸟类。水鸟作为湿地的精灵,是湿地的指示物种。所谓水鸟,就是在生态学上主要依赖于湿地生存的鸟 类,它和湿地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湿地公约的全称就是关于特别 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其保护湿地最初就是保护水鸟开始的,水鸟把人类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配合世界湿地日’(World Wetlands Day) 的到来,马来西亚自然协会在甘榜峇哥主办了一场 别具意义的活动,带动村民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群每年都不辞劳苦地飞来他们土地做客的朋友

这项活动是由马来西亚自然协会古晋分会在甘榜峇哥安全与发展委员会的配合之下所举办,并获得了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的支持。

这活 动包括了一场由马来西亚自然协会总会环境护育部主管(Head of Conservation) 叶振益所主讲的讲座,让村民更了解湿地和护育迁徙水鸟之间的重要关系。另外还有实地观鸟活动、相片与海报展、儿童填色活动等。对当地居民来说,这是第一次 参与马来西亚自然协会的观鸟活动。

或许,有很多人好奇,这些鸟儿到底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叶振益表示,马来西亚自然协会会员连续9年来都在峇哥文丹海湾(Bako Buntal Bay)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到该地区停泊的候鸟。

他说,该海湾如今已被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纳入成为IBA鸟类重点聚集地(Important Bird Areas)。全砂共有22IBA鸟类重点聚集地,而排列在第4位的既峇哥文丹海湾,是一个候鸟聚集的重要地域。

候 鸟每年迁移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是为了寻找食物, 二是为了避开寒冷的气候。而砂拉越州广阔的海岸线绝对是迁徙水鸟们一个避过寒冬的好地方。这个海湾乃是东亚澳洲候鸟迁徙路线(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其中一个世界各地候鸟们南迁必经的重要路线。

迁徙路线是数百万计的候鸟每年为了避冬而迁往更温暖的区域觅食的飞行路线,目前世界上共有9条候鸟们迁徙的飞行路线。

每年,超过一万只,或是说至少有32种类的迁徙水鸟从地球的北端千里迢迢地飞到文丹海湾来歇息和觅食。这个候鸟的栖息地可说是非常之重要,因为当中的鸟种包括了那些濒临绝种,或受威胁的候鸟类,例如黄嘴白鹭(Chinese Egret)、小青脚鹬(Nordmann’s Greenshank) 、半蹼鹬(Asian Dowitcher) 及大杓鹬(Far Eastern Curlew)等。

叶振益也强调,对于永续经营一个环境来说,峇哥文丹海湾就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如果这个地方到现在没有受到良好的保护,有关单局应该采取足够的措施来保护这个地方,并协助提升当地人们对永续经营的概念。

他指出,在陆地上所进行的任何活动都将让比邻的湿地受到影响, 而这湿地就是候鸟们栖息和觅食之处。因此他呼吁相关单位或该地区的决策人,欲做任何决策时能让当地居民和马来西亚自然协会古晋分会也参与其中,大家一同来保护这片湿地。

叶振益也建议采用黄嘴白鹭这全球受威胁的鸟儿成为峇哥文丹海湾的标志。由于这一带是红树林的关系,吸引了大量以鱼类为主的白鹭在这儿栖息。全世界估计大约有26百只34百 只左右的成鸟,但是这个数据是逐年下降着。而在峇哥文丹海湾的最高记录是一次可算到超过4百只的白鹭,这是一个很让人惊喜的数目。

他说, 这个海湾候鸟的生态边界全长约52公里远,从山都望的东海岸一直沿续到沙东河流域。

很遗憾的是近些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报告都显示候鸟的数量有下降的趋势。造成候鸟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非法砍伐红树林,以及没有实施永续经营的理念及错误使用土地,让候鸟失去了觅食的地方。
 
无论如何,他希望能通过举办类似的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水鸟普查计划、更多的宣传与醒觉运动、重新种植红树林等来确保这些候鸟能继续生存下去。

关于世界湿地日: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天然物种库。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19712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湿地与旅游

关于马来西亚自然协会:
马 来西亚自然协会成立于1940年,乃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非盈利组织,主要目地是为了要保护我国丰富的自然生态。这个国内最古老的非政府科研组织,提倡环保及 珍惜自然环境,在全国共有12个分会,拥有5000名来自国内外的会员,其中包括许多博士及专门研究自然环境相关课题的专家。